一览无余 [ yī lǎn wú yú ]
览:看;余:剩余。一眼看去,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。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,或诗文内容平淡,没有回味。
以德报怨 [ yǐ dé bào yuàn ]
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。
怨天尤人 [ yuàn tiān yóu rén ]
遇到挫折或困难时,一味埋怨天,归罪于别人。形容抱怨客观条件不利,不从主观上找原因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不怨天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。”天:这里指命运。
因材施教 [ yīn cái shī jiào ]
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、性格、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。
言之凿凿 [ yán zhī záo záo ]
凿凿:确实。形容说得非常确实。
一知半解 [ yī zhī bàn jiě ]
形容知道得不全面,理解得不深不透。宋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:“有透彻之悟,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。”
一筹莫展 [ yī chóu mò zhǎn ]
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;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。筹:计策,办法。展:施展。
意味深长 [ yì wèi shēn cháng ]
意味:情调,趣味。意思含蓄深远,耐人寻味。
一动不动 [ yī dòng bù dòng ]
形容毫不移动。
掩耳盗铃 [ yǎn ěr dào líng ]
偷铃铛的人怕铃响,把自己耳朵堵住,以为自己听不见,别人也听不见。比喻自己欺骗自己。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,以椎毁之。钟况然有音,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掩:捂。
异想天开 [ yì xiǎng tiān kāi ]
比喻想法离奇而不切实际。天开:比喻凭空的、根本没有的事情。
约法三章 [ yuē fǎ sān zhāng ]
刘邦(汉高祖)占领秦都城咸阳后,为了收揽人心,废除秦朝的一些严刑苛法,召集“关中诸县父老、豪杰”宣布“与父老约,法三章耳: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”,并表示“余悉除去秦法”,史称“约法三章”。后泛指订立共同遵守的简要条款。
义无反顾 [ yì wú fǎn gù ]
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,绝不犹豫退缩。汉司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:“义不反顾,计不旋踵。”
以儆效尤 [ yǐ jǐng xiào yóu ]
严肃处理一件事,用来警醒那些仿效做坏事的人。儆(jǐng):使人警醒,不犯错误。效:仿效。尤:过失。
一暴十寒 [ yī pù shí hán ]
晒一天,冻十天。比喻学习或工作等常常间断,没有恒心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暴(pù):同“曝”,晒。
仰人鼻息 [ yǎng rén bí xī ]
依赖别人的呼吸生活。比喻不能自主,看人脸色行事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袁绍孤客穷军,仰我鼻息。”仰:依赖。鼻息:指呼吸。
- «
-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