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龙的成语
龙飞凤舞 [ lóng fēi fèng wǔ ]
形容气势奔放雄壮。宋苏轼《表忠观碑》:“天目之山,苕水出焉,龙飞凤舞,萃于临安。”后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,活泼舒展。
画龙点睛 [ huà lóng diǎn jīng ]
传说梁代张僧繇(yóu)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,不点眼睛,说点了就会飞走。听到的人不相信,偏叫他点上。刚点了两条,就雷电大发,震破墙壁,两条龙乘云上天,只剩下没有点眼睛的两条(见于唐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)。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,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。
龙潭虎穴 [ lóng tán hǔ xué ]
比喻危险的境地。也说虎穴龙潭。
笔走龙蛇 [ bǐ zǒu lóng shé ]
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。
虎踞龙盘 [ hǔ jù lóng pán ]
像虎蹲着,像龙盘着,形容地势险要。也作虎踞龙蟠,也说龙盘虎踞。
鱼龙混杂 [ yú lóng hùn zá ]
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。
老态龙钟 [ lǎo tài lóng zhōng ]
形容年老体弱、行动不灵便的样子。
龙盘虎踞 [ lóng pán hǔ jù ]
见〖虎踞龙盘〗。
降龙伏虎 [ xiáng lóng fú hǔ ]
形容力量强大,能够战胜一切。
叶公好龙 [ yè gōng hào lóng ]
据说古代有个叶公,非常爱好龙,器物上画着龙,房屋上也刻着龙。真龙知道了,就到叶公家来,把头探进窗户。叶公一见,吓得面如土色,拔腿就跑(见于汉代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)。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,其实并不真爱好。
卧虎藏龙 [ wò hǔ cáng lóng ]
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,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。
龙争虎斗 [ lóng zhēng hǔ dòu ]
形容双方势均力敌,斗争十分激烈。
龙马精神 [ lóng mǎ jīng shén ]
唐代李郢《上裴晋公》诗:“四朝忧国鬓如丝,龙马精神海鹤姿。”后用来比喻健旺的精神。
车水马龙 [ chē shuǐ mǎ lóng ]
《后汉书·马后纪》:“前过濯龙(园名)门上,见外家(马后的娘家)问起居者,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。”后用来形容车马来往不断,非常热闹。
望子成龙 [ wàng zǐ chéng lóng ]
希望儿子能成为出人头地或有作为的人。
龙腾虎跃 [ lóng téng hǔ yuè ]
形容威武雄壮,非常活跃:工地上~,热火朝天。也说虎跃龙腾。
藏龙卧虎 [ cáng lóng wò hǔ ]
北周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本是描写景物。后多用来比喻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。
- «
-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