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高临下 [ jū gāo lín xià ]
基本解释
占据高处,面向低处。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、极为有利。
来源
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登高临下,无失所秉,履危行险,无忘玄伏。”
语法
连动式;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
相关包含成语
成语"居高临下"逐字解释参考
〈动〉
(象形。金文字形,是“踞”的本字,象人曲胫蹲踞形。本义:蹲着)
同本义。后作“踞”
居,蹲也。从尸,古者居从古,俗居从足。——《说文》
不宜居见长者。——《史记》
昔阖庐食不二味,居不重席,室不崇坛。——《左传》
居住
则居可知矣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下》
仁者居之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离 >>点击详情页
〈形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楼台重叠之形。汉字部首之一。从“高”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。本义:离地面远;从下向上距离大)
同本义
高,崇也,像台观高之形。——《说文》
巽为高。——《易·说卦》传
穷高极远,而测深厚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无楚、 韩之患,则大王 >>点击详情页
1. 临 [lìn]2. 临 [lín]
临 [lìn]〈动〉
哭(很多人哭,或聚众哭,为丧事而悲痛哭泣)
临,哭也。——《集韵》
国人大临,守陴者皆哭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
遂为义帝发丧,临三日。——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
遗昭曰,无发民哭临宫殿中——《汉书·文帝纪》
临 [lín]〈动〉
〈名〉
(指事。据甲骨文,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,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。本义:下面,位置在下)
同本义
下,底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在南山之下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殷其靁》
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下声肆。——《周礼·典同》。注:“谓钟形下大。”
君臣上下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阴 >>点击详情页